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一说起新鲜的大蟠桃,有没有想到《西游记》里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这些平时很少见到的水果,如今在五林镇北甸子村就能让你既过眼瘾,又过嘴瘾。这里的蟠桃颜色红润,口感香甜,即摘即食,这就是北甸子村北国春水果种植基地,一个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的地方。听村里人说,这里的水果卖得特别好,每逢过节,蟠桃销量供不应求。
赶上节假日,蟠桃卖得火
初秋的季节,大棚里很多品种的蟠桃都熟了,大蟠桃黄中带红,拳头大小,看着都招人稀罕。这个季节的油蟠桃刚好下树,摘下一个随便用手搓那么几下,咬在嘴里脆甜脆甜的。“现在的果子结得是一年比一年多。”
北国春水果种植基地的理事长孙凤申喜滋滋地说,这个实验基地已经干了快四年了,现在有蟠桃树两万多棵,有黄桃、蟠桃,油蟠桃等五六个品种,还有三千多棵大樱桃。
“对这种新鲜品种,一开始还真不懂。”孙凤申说,刚开始种植蟠桃,还真不明白,多亏了农科院的技术人员来到现场做指导,如今干了快四年了,自己对这行也是轻车熟路了,蟠桃的产量也是逐年增多。如今有62个大棚,产量预计能在四万公斤左右。
“在我们这里,现摘现吃,吃饱了还能带回去。”孙凤申说,蟠桃的成熟周期很长,一般从5月份一直到12月份,都是蟠桃的成熟期,所以,果园采摘是他们一个特色经营项目。由于离牡丹江市区较近,每到节假日,来到这里采摘的人特别多,基本上都是牡丹江市区的市民开车来到大棚进行采摘。市民边吃边玩,临走的时候还带回去几箱。城里人对于市面上不多见的蟠桃很有新鲜感,并且对于这种即摘即食的直接亲近大自然的方式很认可,所以他们的蟠桃一部分是卖给了前来采摘的市民,另一部分则由高端超市前来进货。
“今年中秋和国庆节,我这蟠桃卖得都跟不上溜了。”国庆节后,孙凤申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今年的中秋节,他们的蟠桃卖得特别好,由于平时过来采摘的市民觉得这蟠桃口感不错,相互介绍,扩大了基地的知名度,过节时,一些市民或自己吃,或送亲戚朋友,一买就是十箱八箱的,有的市民嫌麻烦不愿意来,就直接打电话预约,他们就直接开车送货上门。
增加知名度,扩大再种植
“今年产量小了点,大约产了四万公斤左右,都没够卖的。”孙凤申说,明年他们要扩大再种植,从今年的两万多棵争取种植十万棵。由于基地太小,再加上棚子的优势不大,造价还高,所以,果子产量也少,导致没到旺季就供不应求。经过他们研究论证,这种蟠桃树在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依然能存活。所以,他们准备再承包一二百亩地,将蟠桃种植延伸到大地发展。
孙凤申说,明年,他们能往地里栽种结果的树将近3万棵,现在还在盆里培育。这样一来,不但产量提高了,也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随着果树的成果率逐年提高,再加上他们扩大果树种植面积,明年蟠桃的产量肯定要比今年多。
解决了产量的问题,还得解决村里的道路和宣传问题。“村里通向基地的这条道,确实对销售有一定影响。”孙凤申说,由于附近有工程施工,这条路天天被大车碾轧,道路坑坑洼洼,即使填平路面,遇到下雨天大车一轧,又变得凹凸不平了,有的市民想来这里采摘,但是看到这条“水泥路”,也不敢来了。如今施工队走了,没有大车经过了,镇里说要把这道重新填一下,再在道边挂上广告牌和指示牌,前来采摘的人就更多了。
“这一夏天就我一个人忙活,都没顾过来仔细想想宣传的事儿。”孙凤申说,如今中秋、国庆节过了,工作也轻松了许多,也开始琢磨宣传的事儿了。通过朋友,他了解到在大湾水上乐园附近有一个地点不错,人也多,宣传力度好,他准备明年在那里设个宣传点,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水果种植基地。
孙凤申说,目前,水果的销量还只限于牡丹江周边,由于运输能力有限,再加上水果容易腐烂,还不能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但是,他也正在琢磨在线上销售,通过网络宣传,让更多人来了解他的水果基地,如果条件成熟,或通过快递、物流等方式,把新鲜的蟠桃直接送到市民家中。
朱丽晨报融媒体记者艾俊良张秋夜首席记者史玉旭崔皓
“富硒木耳”让功能成为市场竞争点
见到孙久翔,他正忙着给罐装木耳做市场评估、定价。孙久翔是长兴村长兴富硒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成立了三年,真是一年一个台阶,去年有了袋装木耳,今年有了盒装木耳,这马上又要上市罐装木耳了。生产的木耳不但有普通木耳,还有富硒木耳,从木耳的功能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富硒木耳”吃出健康来
“现在咱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注重养生和健康了。”孙久翔说,以前是为了吃饱肚子搞生产,后来产量上来了,又提倡绿色有机,如今,咱还要吃出健康来。
在孙久翔的办公室,摆放着几种包装精致的精装木耳。他拿出一种盒装木耳说,在这包装盒里有三十小袋,每袋15克。富硒木耳的价格比正常木耳贵接近一半。有些家庭比较讲究的,买来一大袋子打开吃不了,通风后口感就不好了。这种小袋精装的木耳吃一顿饭根据需要就打开几袋,吃起来口感好,存放也方便。孙久翔说,在咱们东北,是缺少硒的地区,水、土里含硒的成分非常低,所以把硒加到产品里,提高人体对硒的吸收率是很有好处的。
长兴富硒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木耳跟市面上的一些木耳确实不太一样,木耳如一元钱硬币大小,像个小碗状,这种小碗状的木耳专业术语叫无筋菜。孙久翔说,传统大筋木耳的朵大,好几朵连在一起,夹一筷子塞满嘴,而现在人们都喜欢无筋和半筋菜,无筋菜整个就像个小碗状,半筋菜有一点点筋。无筋菜和半筋菜在采摘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季节、气候的影响,吃着口感也不一样,所以一般长到一元钱钢镚大小时采摘最好。无筋木耳搭配点肉片、胡萝卜丁炒完放到盘里,是一朵一朵的,吃起来又油又脆,而一些南方木耳有的吃起来发“柴”。
孙久翔说,硒原料的添加有很多办法,撒肥、喷雾,在菌剂里加硒。喷雾加硒的办法由于人走的快、慢,都可能产生喷雾不均匀,另外按照技术要求喷药的时间、芽的大小不同,喷的多少也不均匀,菌剂加硒成本又比较高。而由苏州硒谷科技提供的技术则是把富硒添加到锯末子里,这种方法比较好,木耳吸收的硒比较均匀而且成本低。
扩大生产,加大硒宣传
据孙久翔介绍,现在基地占地面积亩,是年五林镇长兴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力民牧业在长兴村成立富硒木耳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长兴村投资万元。年种植黑木耳30万袋,其中富硒黑木耳2万袋,由于是第一年试种,做菌技术还不太成熟,导致当年产量不高,共产富硒黑木耳斤左右。年种植黑木耳40万袋,其中富硒黑木耳5万袋。今年种植50万袋,富硒10万袋。又新建设4栋吊袋黑木耳大棚,每栋棚室占地面积平方米,新建平方米的黑木耳分包车间,实现了无菌化精分包装。所生产的产品也是从袋装到盒装如今到罐装。
“现在不愁销量。”孙久翔说,从第一年种30万袋木耳开始,就没愁过销量,坐在家里就有人来买,就是卖钱多少的问题。同年2月份,富硒木耳种植后,人们渐渐对这种功能型木耳开始认可并受到欢迎。
孙久翔说,现在的黑木耳太普遍,而且有个别地区用秸秆生成的黑木耳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很不好吃,对东北的黑木耳名誉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市场对富硒的认识逐渐在提高,富硒木耳也受到欢迎,一些村里的农民从外地回来,都来买几袋富硒木耳尝尝,就连在这里干活的工人,也买自己家的富硒木耳。
“现在我们又有了罐装产品,并且马上上市。”孙久翔拿了一罐罐装木耳说,这个木耳一罐85克,木耳吃完后,罐子还能装东西,很实用。现在的商品进入超市的时候,购买者不仅对商品感兴趣,也会对包装感兴趣,罐装木耳不但实用,也提高商品档次。目前包装已经陆续完成,现在只要把商品定价后就可以上市了。
孙久翔说,以后不仅要抓功能农业的亮点,更重要的是利用功能农业产品的功能进入市场,搞新的竞争点。现在的市民有这种健康意识,富硒产品无疑是一个新的竞争点,将来,他们还要做到线上线下一起卖。
朱丽晨报融媒体记者艾俊良张秋夜首席记者史玉旭崔皓
“八仙过海”让山沟沟变成“金窝窝”
合上了五林镇的采访本,记者感慨万千。镇里党员干部积极为村民拓宽致富路那坚定的眼神,村里致富带头人和村民们或在田间,或在地头忙碌的身影,一幅幅画面浮现在脑海里,宛如昨日,两个月前的采访至今还历历在目。
五林镇自然条件较差,四面环山,资源贫乏,是典型的山区纯农业乡镇,而纯农业乡镇若不千方百计寻求突破,就将渐渐与贫困地区划上等号,这是社会发展铁的规律。如何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这是与五林镇近四万名农民群众休戚相关的课题,摆在了五林镇党委、政府面前。
面对穷乡僻壤的窘境,乡镇干部们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想办法摆脱现状,他们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牛鼻子”、“火车头”作用,通过富硒农业、有机农业等功能农业,另辟蹊径,开启了致富新模式。
为了给农民致富出点子、想思路,镇里领导干部真是费尽心思。先不用说创业有多艰难,致富有多坎坷,就单凭党委书记于阳,为了搞富硒农业,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富硒科研单位的精神,也已经令记者佩服不已了。
其实,在现在的乡镇,像于阳这样的党员干部何止一人。莲花镇的李清武镇长、林口镇的谷海滨镇长,他们像许许多多乡镇干部一样,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记者采访的几个乡镇中,由于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情况不同,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依托各镇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发展红色旅游、种植特色蔬菜,要把山沟沟变成“金窝窝”。在致富的路上,他们的做法和构想不同,但是他们的愿望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农民的腰包再鼓一些。
写完这篇行者手记,记者结束了对五林镇乡村行的采写。但是,于阳和千千万万的乡镇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拓宽致富路的使命却远没有结束,他们必定会带领广大农民,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
晨报融媒体记者艾俊良
这里的水果鲜又甜
如果你来到五林镇,那你就到青西村的五林林场看一眼,反正离着五林镇近,也不费多长时间,来到迟春志家承包的果园里,买他几斤水果回家吃,保证你这一趟不白来。
老迟这片果树园的果树长了7年,一共七八百棵,有龙丰、、龙冠等品种,这些果树长了多少年,老迟就侍弄多少年了。今年开春,五林林场把这片果树承包给下面的职工,老迟怕别人管理不好这片果园,自己的“孩子”还得自己带着放心,于是跟领导请缨,承包了这片果园。老迟说,对这片果园,他有了感情,打7年前找技术人员给果树接茬开始,他就跟在旁边学,本来就对学东西比较钻的老迟,这些年对果树管理研究,那是明明白白,如果承包给别人,他哪能放心得下。
记者拜访老迟时,有的果子已经熟了,顺手从树上摘下一个不知名的果子,真是甜啊!老迟说,他是第一年包树,也没有啥推销的经验,让记者帮着找找销路。如果谁要是想批发果子,可以找他。老迟,你可看好了啊,记者可在这里帮你做了个大广告!
朱丽晨报融媒体记者艾俊良张秋夜首席记者史玉旭崔皓
休闲垂钓品尝全鱼宴
五林镇板院村上游有个亮子河水库,水库年验收并交付使用。算起来已经有43年的历史。水库在经历年7月30日大洪水中,给水库溢洪道造成严重的水毁,但其它主体工程经受住了考验,未出现险情。3年至4年,水库进行了出险加固,重新修建了溢洪道、土坝进行了培厚、重新护坡和防渗灌浆处理。
现在水库三大主体工程建筑为Ⅲ等3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年一遇。来到亮子河水库,钓鱼、吃饭必不可少,悠闲地钓一上午鱼,中午再吃顿全鱼宴,下午坐在民宿的大炕上,喝着茶水,与家人、朋友打打扑克,玩玩麻将,唠唠家常,这日子过得那是一个美!
朱丽晨报融媒体记者艾俊良张秋夜首席记者史玉旭崔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