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谷雨之后,立夏之前艾灸,健康一夏天 [复制链接]

1#
什么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659723.html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肝气蛰伏,脾气、心气逐渐旺盛,此时艾灸的重心应当放在脾胃之上,健脾除湿,补中益气,抓住春天最后的小尾巴,赶紧艾灸吧!

一、谷雨,春季最后的艾灸*金期!

了解《*帝内经》的灸友应该知道,《*帝内经》最大的篇幅不是讲如何调理疾病,而是在讲天地人和、作息规律。也就是说,掌握天时地利、气候变化、顺应时间调理养生,比我们吃什么补什么更加重要!

谷雨作为春天最后一个节气,值春夏之交,这个时候,阳方盛而阴未衰,阴阳交迫,相互纠缠,气候多变。

就好比搭台唱戏,一方不愿退场,一方已然登台,于是阴阳双方在我们的身体里互相较劲,受拖累的还是我们自己的身体。

古语说“顺四时者昌,逆之则伤”,谷雨艾灸,其实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梳理好身体,恰当地从春季过渡到夏季。一来可以协调阴阳,免去身体里的纷争,二来也能针对当下一些容易出现的毛病加以调理,双管齐下,降低身体发生意外的几率。

二、谷雨节气,不灸脾要吃亏!

最近肩颈痛、关节疼、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的灸友比较多,原因呢,大多是由于湿气入脾,脾气不振所致!

这也难怪,谷雨节气前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与身体内热结合在一起,就容易形成湿热,侵犯脾脏。

中医说“湿困脾土”,脾是最惧怕湿气的,湿邪也很容易损伤脾之阳气,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脾的运化失常,人体的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会出现食欲不振、胸中郁闷、脘腹胀满等症状。

有些孩子不爱吃饭,喜欢睡觉,也是受了湿邪之困,伤及脾气,导致脾胃不够强壮,吃进去的东西也难以消化,没有饥饿感,自然就不喜欢吃东西,加上体内废物无法排出,拖累身体,就更容易疲劳和犯困。那么在谷雨时期艾灸健脾祛湿的穴位,就显得十分关键了。

三、全家这样灸,健康一整夏!

脾湿只是湿邪入侵的一方面,现在马上就要到夏天了,雨水连天,特别是南方湿气澎湃,我们整个身体,所有的脏腑器官,都将面对雨水带来的湿气威胁!

但同时,如果你的身体能够扛过这段时间,防御住湿邪的入侵,基本上后面大半年都能受益,不容易再受到湿气影响。

所以这个时候艾灸祛湿是最明智的选择,通过艾灸的开郁、补阳气的作用,一方面加快身体运化湿气,祛除湿气,另一方面打造坚固的堤坝,防止湿气侵入人体,为来年祛湿打好基础!

调脾祛湿,全家这样灸:

1、脾俞穴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2、中脘穴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3、天枢穴

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4、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6、丰隆穴

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7、太白穴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艾灸方法:每穴艾灸30分钟左右,每艾灸10天可以休息1~2天,温灸即可。

四、此外,谷雨还是女人春季养肝的最后时机!

中医素有春养肝的说法,谷雨是女人春季养肝的最后机会,肝养的好,女人气血充足,精神饱满,心情也能时常保持愉悦,反过来,如果总是感到心情郁闷烦躁,气色不佳,甚至还有经期不调的情况,那多半是肝养的还不够好。

如今大半个春天已经过去,你的肝养的怎么样了呢?如果还没有,那么无需灰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谷雨之后,立夏之前,都还可以通过艾灸对肝脏进行最后的调养。

女人养肝艾灸取穴:

1、肝俞穴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2、肾俞穴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3、太冲穴

太冲穴在足背侧,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艾灸方法:每穴艾灸30分钟左右,每艾灸10天可以休息1~2天,温灸即可。

PS:谷雨前后,脾胃因为进入到旺盛时期,消化吸收功能提升,所以这个时候饮食养身,效果会比平时会好上许多,比如食用一些有益肝肾的食物,强壮肾气、消降火气、顺应阴阳变化,迎接新季到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