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针灸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831/4460086.html

关键一:针刺方向和角度

对于针灸的针刺方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论各不一样。针灸教材除了直刺和平刺别无二法,参考《灵枢》《素问》所述结合临床验证其实并非如此,针灸讲究的是经络,我们随便取一个穴位做例子,当针刺入这个穴位的时候进针的点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采取直刺的方法针尖就有可能偏离了经络,即使没有偏离左右。编辑新经络.

我们再做一个比喻:经络是一条无形的通路。这个大家都明白,暂且把这个通路看做是普通的公路,当我们准备开车从A点到B点的时候是否应该顺着公路直走?编辑新经络.

绝对不应该有人会从公路横穿过去,如果这样永远也不会到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我们针灸的时候采取针刺的方法和横穿公路有什么区别呢?编辑新经络.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只有当针顺着经络刺入的时候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而且只有当针尖对着病的方向刺入的时候效果更好。编辑新经络.

比如我们针右侧的阳陵泉,针尖向上治疗阳陵泉以上胆经循行线的疾病立竿见影,针尖向下的时候治疗阳陵泉以下胆经循行线的疾病特效,阳陵泉针尖向下治疗踝扭伤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扎患侧)。编辑新经络.

经验认为不论针尖对着上下都不可以脱离经络,进针角度以35---45度最佳。骨面无肉处针刺可以平刺,不在这个角度范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信者可以一试。编辑新经络.

关键二:针刺深浅编辑新经络.

中药的不传之秘在计量,而针灸的不传之秘即在深浅。从而说明深浅对针灸的重要性,根据古人思想及临床经验我们总结了3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便于记忆.编辑新经络.

1、《内经》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我们给予进一步延伸“在皮守皮,在脉守脉、在肉守肉”等.编辑新经络.编辑新

古人是智慧的,他们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惜我们现在很少有人重视。比如我们临床治疗皮肤病和外感病,病在皮毛,深刺有何意义?编辑新经络.

再比如其病在骨,浅刺怎能直达病所?编辑新经络.

所以根据疾病深浅不同针刺的深浅亦不同,故分别采用浅刺、深刺治疗,效果差异极大.编辑新经络.

《内经》言: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编辑新经络.

又言。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谓春夏为阳。谓阴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阴。秋冬为阴。谓阳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阳。春夏温必致一阴者。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针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谓下针浅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气推而内之良久出针。是推内之阳也。故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编辑新经络.

此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古人对这点也早有论述,只是我们没有重视罢了。如《难经》七十一难曰: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编辑新经络.

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编辑新经络.

上面的思想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根据季节气候不同针刺深浅亦不同,春夏阳气在外邪气在表故针不宜深,深则引邪入内。秋冬阳气内收邪气入内故浅刺难收奇功.编辑新经络.

病在表在阳我们就要浅刺,病在表在阳的时候深刺不仅无助于表邪的发散甚至有引邪入内之虞。病在内我们就要深刺,病在内浅刺不能引邪外出.编辑新经络.

古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发人深思.编辑新经络.

3、经书言“刺远宜深,刺进宜浅”本言的意思是针和病相距较远宜深刺,针和病相距较近宜浅刺。比如足三里针刺可以治疗关节炎,因为足三里和膝关节较近所以针刺就要浅,如果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病就要深刺了,因为胃离足三里较远的缘故。

关键三:赤白肉际

临床所见针灸医师取太白、公孙、束骨、京骨、后溪、腕骨等手脚内外侧穴位很少有正确者,取穴不准何谈疗效?究其原因对赤白肉际不明也。错不在古人,在后人不解古人之意也。

对于赤白肉际最早出现在《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用于对穴位的描述,书中位置没有详说。编辑新经络.

现代解释:赤白肉际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脚部,脚掌为阴面,即“白肉际”;足背为阳面,即“赤肉际”。

纵观古人没有详细描述,今人以颜色论多有不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请教了许多专家学者,多与以上解释无异。再反观古人治疗多有效如覆鼓之说,而我们使用传统方法针刺很难达到那样的效果,是古人在夸大疗效吗?编辑新经络.

回答是否定的.编辑新经络.

原因是我们把穴位的位置都搞错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数年的研究,终于在09年看人类起源一章时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大家不可以小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他在临床上直接决定了针刺的疗效。编辑新经络.

我们先来分析什么是赤白肉际,赤白肉际是怎么形成的?

赤,红色也;白,白色也。赤白在这里是说手足掌部和手足背部颜色的对比,新经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