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分节气养肝关键艾灸食疗运动八段锦 [复制链接]

1#

知行正道中医宗旨:

肩负伟大使命推动中医发展

打造中医精品促进人类健康

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序,人与自然相应,人的生命依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因此,中医养生中,节气或四时的更替交接之时也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疾病的转归与演变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预防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我国自古就有"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的说法。

1.易五更晨泻

第一,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

第二,舌苔白,脉沉而弱,怕冷,腰以下发凉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以温中扶阳。平时可常用干姜炖汤或吃干姜炖鸡汤。

2.易腹痛腹泻

第一,因春天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素脾虚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其特点是腹痛明显。

第二,养生的办法是大风天,少到户外受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理中丸。

第三,春分前后,要防止受凉。

第四,做菜多用干姜,因为干姜能温中。

3.易感冒、流涕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脊椎

人体脊柱分为:颈椎七节、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合共24节对应一年24节气由下往上升。在“*帝内经”中提到,人体每一个器官的能量,都由特定的脊椎位置所控管,且与大自然二十四节气相对应。

春分时节人体对应图:

节气艾灸,事半功倍

每天艾灸腹部穴位:中脘,关元,神阙;

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燃烧艾燻粉消毒每个房间;

每天睡前艾草泡脚;泡浴可以每周或每2周一次。

节气灸并不只是节气的时候做做艾灸,必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配穴、搭配手法进行治疗;并且配以艾草泡脚,艾草泡浴,艾燻;时间可以安排在二十四节气当日或前后三天。

养肝要遵循以下六大养生法则

传统中医认为,养生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四季之中,春季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的肝也属“木”,春气通于肝,因此,春季要特别注重养肝。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在气候由寒转暖的春天,人们饮食生活的安排须顺应阴退阳长的“天时”。

多进时蔬

春天人们易发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以及出现“春困”现象,为有效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要注意多吃胡萝卜、菠菜、芹菜、花菜、油白菜、莴笋、莲藕、柿子椒等时令蔬菜。据研究,蘑菇、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品。此外,春天正值各种既具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茂盛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马兰头、香椿等。

温凉适宜

早春饮食宜微于辛温,根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蓼、蒿、芥,以此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如瓜类果蔬等性寒之物。晚春气温日渐升高,饮食宜微于清凉,可适饮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

适补营养

春天阳气生发,一方面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日趋活跃,增加了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另一方面不时袭扰的春寒又会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导致抵抗力下降。此时应适当摄入鱼肉、鸡肉、鸡蛋、豆浆、牛肉等优质蛋白质以及红薯、*豆、核桃、芝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饮食营养要合理搭配,易于消化,可采取肉丝、碎肉、烩肉末羹、肉丸子等制法,或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共同炖煮、烩炒,如猪脊骨炖海带、菠菜烩猪肝、莴笋炒肉片、紫菜蛋汤等。

减酸益甘

祖国医学认为,肝禀风木,外合于春,故春天人体肝气易亢。肝旺可伤脾,影响脾胃对饮食的传输和消化功能,所以,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时可适当进食米粥、大枣、蜂蜜、花生、山药、土豆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以及具有清肝养脾功用的*绿蔬菜、豆制品和各种瘦肉,少吃过酸或过于油腻的肥肉及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品,以“甘平”为宜。

保证睡眠

养肝首先要保证睡眠。经常熬夜、睡眠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肝脏的损害尤为严重。很多人的肝病往往就是“熬”出来的。熬夜的人第二天容易双目红赤,这就是肝火上升的表现,长此以往,必然伤肝。

充足运动

春季养肝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运动。要选择适合自身年龄、体质和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并掌握适当的运动时间,还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运动环境。舞剑弄拳、游泳跑步、登高望远、踏青郊外,能使身心融于自然,感受春天生发之气,天人合一,增进健康。

国家体育总局八段锦视频:

此外,保持豁达乐观、恬淡平和的良好心态,也是护肝保健必不可少的。经常发怒容易伤肝,会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

专家春季食疗推荐

知行正道中医专家经过反复筛选,监制了正道素养壹号富硒?五谷胚芽?植物蛋白和水石艾草茶,适宜春季食用养肝。

富硒?五谷胚芽?植物蛋白

富硒:硒具有修复细胞功能,本品含量高,80微克/25克

五谷:非转基因大豆、富硒玉米胚芽、留胚大米、小麦胚芽、小米;无任何添加;“五谷为养”,营养丰富,有益健康

胚芽:发芽谷物有生发功效,可降血糖、降血压、抑制体内胆固醇

特色:

代餐降血糖、降血压、抑制胆固醇、减肥、驱痛风、疏通乳腺;养肝护胃,酒前防护饮用

保健者、康复者、素食者,牛奶不耐受者、孕产妇和儿童补充营养上选

口感顺滑、谷物原有香甜;喷浆工艺,溶解充分

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美国FDA认证

冲泡方法:倒入植物蛋白粉一包,加约80度水-毫升,搅拌充分;

包装规格:25克/包,10包/盒,12盒/提。

水石艾草茶

选用丽江米山地高原种植、端午时节采收的成熟艾叶,不施农药化肥;采摘于端午药效最高时期;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缓解风寒感冒,腰酸腿痛,经期腹痛的功效;对痛风,前列腺,糖尿病,夜尿频等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正道艾草茶采取端午嫩艾叶,全手工制作,无添加,制茶专家潜心4年研发成功,制作出口感适宜的代茶饮。

饮用方法

根据个人口味,取1-3克开水(90°以上)冲泡,茶色变深后,可茶水分离,口感更佳;

艾草茶和红茶1:3比例冲泡,喝茶新体验。

注意事项

此茶睡前饮用,不影响睡眠,目前尚未发现禁忌。

欢迎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