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宁高宁,曾任中粮集团董事长、蒙牛乳业董事长,现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是一名非常成功、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这篇文章,是宁高宁给管理者的一些经验分享,但是我建议每个人都认真读一读。
不管你现在已经是成熟的管理者、或者是刚开始带团队,还是一名基层员工,相信都会对你有很多启发。
很多管理者眼睛往往是向外看,一直盯着员工,觉得员工这要提升,那要改进,总感觉员工不尽人意。其实,很多事情的迎刃而解,需要改变视角,静心顿悟。如果换个角度,多审视自己,把员工当做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发现最后需要提升的只是自己。01.当下的环境是最合适的环境。企业在市场中,就如同真实的作战环境,随时面临市场决战,不允许彩排,更不允许做条件假设。做一些无谓的假设,只会浪费时间,延误战机,或为自己达不到目标找借口。我们要在现实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而且认为当下是最合适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积极思考、正面应对。管理者认为员工队伍的素质太差时要想一想:如果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到自己想象的水平,他们还会甘心于现有的岗位吗?自己还能当他的领导吗?你的能力与价值又如何去体现呢?现有的环境,正好是体现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最佳舞台。0.眼中的员工状态,其实是自己的表象。在成功管理者的眼里,看到和吸引自己的都是别人的努力,别人的负面因素也无暇顾及,感受到的全是他们的努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自己感受到他们的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只是我们看别人容易,读懂自己难。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对同一个企业,不同员工的感受和评价肯定不同。这是因为每个员工的状态不同,看到的也会不同,相由心生就是如此。其实,别人就是一面镜子,照到的全是自己。我们总喜欢盯着别人找缺点,而很少从内心审视自己,所以只能用反推的方式才能有所感悟。当我们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不顺眼时,那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03.特别不喜欢的,是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我们有时会特别不喜欢某人,或者特别不喜欢某人做的某事,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别人的问题吗?他的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反感的吗?不见得。既然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那为什么自己不喜欢?问题出在哪里呢?那是因为自己有偏见,或者是自己小题大做,或者是自己的某种“性格缺陷”,从而造成了自己的不喜欢。如果员工经常跟你对着干,那是说明你人格魅力不够,或者能力没有得到认同,或者自己平时也是这样对他,所以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提升的方面。团队执行力差,可能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员工经常因家事耽误工作,可能是管理者不够关怀员工;不能容忍员工评议,可能是自己确实存在某些不足等等。当我们面对“不喜欢”时,恰恰就是发现了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方面。04.把员工看成什么,他就是什么。有些管理者习惯给员工贴“强弱”、“敌友”、“勤懒”的标签,自己怎么判断,往往最终真的就如所料。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给某人贴上标签时,我们对待他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带着标签与员工沟通,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很容易被对方捕捉到,对方也会同样为之,从而造成许多弄假成真的结果。对优秀的员工常包容和多鼓励,对能力欠缺的员工喜欢批评和排挤,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很多标签都是管理者心里预判出来的,有些并不代表真实。不然为什么有的员工,换了个工作环境就判若两人呢?所以总体上来说,应该相信每个员工都在努力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我们要多鼓励、多肯定,多给员工贴正能量的标签。05.员工的彻底认同,只有靠感化。不要认为企业有了规章制度,就能让员工彻底认同和遵守。表面的服从和内心的认同,相差很远。制度越来越多,培训越来越多,员工并不一定买账,流失率的高低就可以作为参考。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员工离职,与其上司有直接关系。试想,员工都准备离职了,自己对其还能有什么影响力可言?员工的彻底认同,关键是领导者自己的魅力和专业技能,自己以身作则,让员工内心受到触动,这样的影响才持久,带来的执行力才会强。除了有管理制度,管理者还应有适当的感情投入和相当的魅力影响,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06.所有面临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管理者喜欢怨天尤人,总是羡慕别人天时地利人和,觉得自己身边的同事或客户有意制造难题。其实,每个人身边的环境都是自己经营的,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与自己的积累有关,不然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呢?如果进行自我剖析:员工是自己安排的,是不是没有交代清楚,是否过程中间没有跟踪,或许自己对“识人”还需要技能上的提升,等等。下属看到领导自我批评了,也会分析他自身的原因,而不会再去想着推诿扯皮。总之,管理者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要先从自己找原因,很可能都是自己造成的。07.好“果”必定是早前种下的善“因”。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事情的发生必有因果,现在的“果”必定是之前种下的“因”,好果归于善因。为什么会遇到很多麻烦事?为什么员工难于管理?管理者要好好反省自己对他种下了什么不好的“因”。有员工说,我招惹谁了,那么不好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某某事件真是不公平,诸如此类的言论。因果兑现时间不一,过程有的很漫长,导致很多人不容易相信。不要认为不公平,因为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不公平的造就者。08.心存侥幸的事件,肯定会暴露。管理者一定要做得正、行得直,不要有自私的行为缺陷,更不要认为自己处于领导岗位,一般员工发现不了。人的心理有个弱点,在同样条件下,往往认为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大,不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小,于是就形成了侥幸心理:“哪有那么巧?”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管理者的某些“缺陷”,肯定会让员工知道。试想,你自己都不正,怎么可能让下属心服口服?心存侥幸的负能量事件,要彻底杜绝。09.知易行难,所以更要重视“行”。当前各种励志文章、心灵鸡汤、“正能量”、技能方法……真是太多了,天天耳濡目染。可我们静下来想一下,自己的一些不好习惯或工作方式,又进步了多少呢?大多是该怎么还是怎么,也没有发现生活中自己改变了多少,依然“我行我素”。我们都知道“知易行难”,但关键还是要把所“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不能工作是一套,说辞又是另一套。
来源:作者l宁高宁编辑l易小飒
来源l领教工坊(ID:ClecChina)
感谢授权,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素材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禁止照搬照抄或者商用快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