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既要健康也要甜催生百亿代糖市场细分龙 [复制链接]

1#

“想要甜的口感,却不想背糖的包袱。”对在杭州的上班族李玉来说,无糖饮料已经成为她逛便利店时复购率最高的品类之一。

在全家、7-eleven、罗森,不同品牌的零糖零卡饮料都在争夺饮品柜里的方寸之地。抓住消费痛点的各大饮料品牌争相入局,以期拿下市场份额。

然而,当我们沿着“无糖”产业链漫溯而上,相比于终端消费品牌的激烈厮杀,上游代糖行业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减糖需求的兴起,催生了当前国内百亿代糖市场规模,行业各细分龙头“术业有专攻”,跻身全球代糖细分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其中亦不乏“隐形冠军”企业。

而受各方面因素影响,01年代糖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攀升,市场需求短期内仍表现强劲;细分龙头企业先后IPO走向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扩产并不鲜见,0年预计也将迎来新一波的产能投产,代糖行业乘风而上,谁将坐上铁王座?

“代糖概念股”扩容

月10日,三元生物(.SZ)在深交所上市,首日收盘报18.01元/股,上涨17.1%。三元生物是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占国内总产量的54.90%,占全球总产量的3.94%。

目前资本市场上,代糖概念股包括金禾实业(,SZ)、保龄宝(,SZ)、莱茵生物(.SZ)、华康股份(.SH)等。所生产的代糖产品也包括了多种细分品类,譬如金禾实业主要生产安赛蜜、三氯蔗糖,华康股份聚焦功能性糖醇产品,保龄宝在阿洛酮糖和赤藓糖醇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而根据产生热量与否,代糖行业一般可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及非营养型甜味剂(无热量)两大类,非营养型甜味剂又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类。

实际上,甜味剂的种类繁多,根据《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目前我国已批准的甜味剂有: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钙,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索马甜,糖精钠,阿力甜,阿斯巴甜等。各类甜味剂的使用范围并不相同,涵盖到各类食品。

近年来,代糖类产品在消费市场风靡,也带火了甜味剂生产企业。01年华康股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根据Wind数据,金禾实业01年股价涨幅高达60.51%,保龄宝01年股价涨幅为19.3%,莱茵生物全年涨幅16.01%。

资本市场看好代糖概念股的逻辑在哪里?

01年前三季度,华康股份营收11.88亿元,同比增长0.0%,归母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下降1.46%;三元生物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13.9%,归母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增长.94%;莱茵生物营收达7.1亿元,同比增长60.56%,归母净利润为.77万元,同比增长3.61%;金禾实业营收达40.19亿元,同比增长48.0%,归母净利润为7.13亿元,同比增长33.8%。

东兴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我国无糖饮料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当前国内无糖饮料的发展类似于日本-年的黄金十年。-年,日本碳酸饮料几乎没有增长,软饮料销量增长主要靠无糖茶和咖啡推动,而日本茶饮料-年CAGR(复合增长率)为49%,-年CAGR为14%,一直到年,日本无糖饮料一直保持着至少两位数的增长。

年,我国无糖饮料销售占比仅1.5%,-年CAGR为40%以上,根据智研咨询预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在07年达到76.6亿元。

无糖饮料消费:C端卡位战

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无糖饮料品牌在近几年快速崛起。根据海豚社数据,00年元气森林销售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

目前,元气森林旗下拥有气泡水、燃茶、乳茶、满分果汁微气泡、外星人电解质水等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并出口美、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01年底,元气森林位于湖北咸宁的第四座工厂首批产品下线,可面向华中地区提供超9亿瓶的年产能,今年,元气森林预计投产4条无菌碳酸生产线。

元气森林的“斐然”业绩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01年元气森林气泡水消费洞察报告》显示,18-34岁的消费者喝掉了73%的气泡水,其中“95”后消费了49%的气泡水,占据了元气森林气泡水销量的“半壁江山”。

试图在减糖风潮中分一杯羹的不止元气森林一家,许多饮料巨头如娃哈哈、农夫山泉都开始进场。据娃哈哈方面回应,公司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降糖减甜工作,各大类产品均提出了低糖化无糖化战略,推出了超过40款使用代糖为配料的低糖或无糖产品,如低糖营养快线、低糖低脂奶茶、低糖和无糖茶饮料、苏打水等。

在使用代糖的成分上,娃哈哈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公司严格坚持仅使用国家标准法规规定使用的品种,其中包括赤藓糖醇、木糖醇等健康功能糖。

在现制茶饮市场,也有企业尝试引入代糖的成分。年,喜茶上线了“低卡甜菊糖”供消费者选择,将天然代糖引入了现制茶饮市场。而三元生物招股书披露的客户名单中,喜茶也在列。

不过,也有国内知名现制茶饮企业的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产品测试中发现,添加代糖的成分,还不能让现制茶饮获得更好的风味,故而短期内可能不会考虑代糖的成分。

在争夺饮料市场的同时,制造商们也开始发力自有品牌,直接面向C端销售代糖产品。华康股份旗下面向C端的品牌“禾甘”,就主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覆盖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金禾实业董事长杨乐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零卡糖品牌“爱乐甜”虽然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但这几年在B端和C端的业务都有拓展,“消费者‘教育’是一个比较长线的事情,我们在找一个更合理的方式,降低消费者的‘教育’、信任成本,尤其是在餐饮这一块,做了很多工作”。

在杨乐看来,部分客户对零卡糖的成本偏高、消费者是否接受有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认为产品价位可能会让消费者产生犹豫心态,但其实消费者对零卡糖产品还是比较理解和认可的,因为从饮料这一端就能明显看出来,这是同一波消费者。

“涨声一片”拆解好业绩的支撑逻辑

代糖在消费市场的风靡,也反应在多家代糖概念股披露的01年业绩预告上。

金禾实业近期发布的01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9.30亿元-11.5亿元,同比增长9.43%-60.05%,原因包括受到大宗化学品原料快速上涨的影响,公司结合市场情况,对甜味剂和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了不同幅度的提价。

莱茵生物01年的业绩预告增长同样可观,公告预计0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1.9亿元,同比增30.5%-50.0%,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47.13%-78.79%。莱茵生物表示,在国内外无糖消费热潮的持续带动下,公司天然无糖甜味剂业务发展势头强劲,预计营收同比增长将达50%以上,成为植物提取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从同比数据上来看,保龄宝01年或将迎来业绩暴增年,0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9亿元-.1亿元,同比增长81.05%-31.16%,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3%-.38%。

关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保龄宝提到了主要受益于零糖减糖等健康消费需求的增长;01年公司赤藓糖醇产品供需两旺,赤藓糖醇产品价格较00年同期相比有较大涨幅,同时带动了其他功能糖产品的市场需求;此外,01年公司1.3万吨赤藓糖醇扩建项目竣工达产,进一步满足了赤藓糖醇产品市场需求。

上述几家上市公司在就业绩增长原因的表述中,有两个细节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