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凤鸣岐山
周国的西边、北边居住着戎族、鬼方等少数游牧民族,这些少数游牧民族经常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民族实施侵迫骚扰。为了躲避这种袭扰,周国就在后来被追称为太王的古公亶[dàn]父的率领下迁居到今陕西岐山、扶风县一代的岐山之下的周原。国号也开始称周。这一带地方土地特别肥沃。周族是一个擅长农业的民族,又经过迁徙,来到了土地肥沃的区域,基本生存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而且族人们又饱经忧患,勤奋图存,就占了地利人和两大优势,所以仅仅过了几十年,周便成为一个富强之国。后来人们在谈到周朝兴起时,经常说“凤鸣岐山”,皆出于此。
古公子季历在位时,周人竟大败鬼方,俘其酋长20人。古公在豳地时,还住地穴,当时周人的落后情况可想而知。迁到周原之后,他们开始有宫室、宗庙和城郭了。季历和他的儿子昌(后来追称文王)都与商朝联姻,这促进了周人对商文化的接受,也加快了周人的开化。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一个新兴朝代要兴起或复兴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祥瑞吉兆。周朝兴起时就有凤鸣岐山的祥瑞之事。
说的是周朝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才来的,是周朝兴盛的吉兆。
凤凰,祥鸟,雄曰凤,雌曰凰,天下有德乃现。这是一般辞书对“凤凰”的解释。传说周文王在岐山时,有凤凰来岐山。
据《竹书纪年》记载:
“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鷟鸑[yuèzhuó]鸣于岐山。
孟春六旬,五纬聚房。
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
书又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
灵祇[qí]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
鸑鷟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五凤之一,身为黑色或紫色,鸑鷟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小学绀珠》卷十中有云,五凤谓:“五色为赤者凤、*者鵷鶵[yuānchú]、青者鸾、紫为鸑鷟,白名鸿鹄。”
人们之所以把鸑鷟与凤凰等同起来,是因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鸑鷟解释为凤凰的一种。陕西省的凤县就是由于其境内的鸑鷟山而得名,并且以凤为城标。
《国语·周语上》记载:“周之兴也,鸑鷟鸣於岐山。”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岐山之脊乎?”
广告
长生露是中科院研究员蒋松柏教授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再生性干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解决了人体衰老问题,同时对糖尿病、高血压、白血病、脑中风、癌症、皮肤病、妇科病等疑难病症的辅助调理作用显著,按量服用增强免疫力和记忆力,精力恢复快,有效改善睡眠、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减退、胃肠溃疡、体弱多病等亚健康状态。并取得了国药准字号认证和食品、GMP认证,投入市场以来社会反应良好,科技含量高,前景广阔。临床实验证明,长生露对十多种老年性疾病的总疗效率达78%,慢性疾病总有效率达89.1%!